廣東部分急救藥品供貨不足 河南供應緊張但不短缺
發布時間: 2017-05-05 瀏覽次數: 2870
醫藥網5月5日訊 昨天,一則“35種救命藥短缺”的微信悄悄“走俏”朋友圈,看到這則消息時,不少讀者略顯緊張,廣東這么多種救命藥短缺,河南情況怎么樣?
昨天,記者走訪鄭州的省、市多家醫院后了解到,目前,廣東缺少的這些藥,鄭州多家醫院曾經發生過短缺,不過目前,這些藥雖然供應緊張但暫時不短缺。
為了摸底臨床中到底哪些救命藥常緊缺,目前,我省各級衛計委藥政部門,正在要求醫療機構統計藥品短缺信息。
[走訪]我省基本沒有藥品短缺情況
5月2日,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《藥品交易中第五批未按合同供貨及未及時供貨企業》的公示,根據醫療機構的投訴,廣東共有1004個品規的藥品不供貨或者供貨不及時。
在這些斷供藥品目錄中,有35種藥品是急(搶)救藥品,比如破傷風抗病毒素、硝酸甘油、甘露醇、魚精蛋白注射液、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、硫酸阿托品注射液、呋塞米注射液等。
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在公告中表示,在公示的10天內,相關企業要及時配送藥品。如對公示有異議,可申訴。10天后如果還是不能及時供貨,那么將根據相關規定,斷供藥品踢出廣東兩年;配送不及時的藥商,取消兩年配送資格。
這些短缺藥品,河南醫院供應怎么樣?
“我看到這個新聞了,這些藥大多是低價藥,鄭州前兩年也曾經有部分品種短缺過,比如魚精蛋白。”省人民醫院臨床藥理室主任趙寧民說,不過,目前,就他們醫院來說,這些藥都還沒有斷貨。
隨后的采訪中,記者了解到,鄭大一附院的情況和省人民醫院一樣,沒有斷貨。
不過,在鄭州市級醫院走訪中,記者發現,有部分醫院的救命藥處于緊張狀態。
“近期較為短缺的藥品主要有硫酸鎂注射液、維生素K1注射液、長春新堿、間羥胺等藥品。”鄭州一家市級醫院相關負責人說。
據了解,硫酸鎂注射液是抗驚厥藥,常用于妊娠高血壓等癥;維生素K1注射液多用于新生兒出血;間羥胺則用于各種休克及手術時的低血壓。在網絡上,還有大量網友購買長春新堿的求助信息。
而在另一家醫院,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稱,去年曾短暫出現過優甲樂、地高辛、泛影葡胺等藥品短缺的情況。但后來通過努力,也都恢復了供應。
[措施]部分藥品緊張,相關部門正排查
雖然暫時不短缺,但鄭大一附院和省人民醫院等大醫院也表示擔憂。
“雖然不短缺,但是有幾十種藥經常緊缺。”趙寧民說,所謂的緊缺就是,某一種藥可能會出現兩三天的斷供,但隨后很快會供應跟上。
趙寧民有一個明顯感受,從去年開始,部分救命藥短缺或緊缺的局面便經常出現,而今年,這種局面日漸嚴重,并日益向全國蔓延。
“我們醫院也有那么幾十種藥是處于緊缺狀態。”鄭大一附院藥學部相關負責人也有和趙寧民類似的感覺。
采訪中,記者了解到,目前各級衛計委藥政部門,正在要求醫療機構統計藥品短缺信息。昨日下午,鄭州市衛計委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處負責人稱,按照上級要求,鄭州市衛計委已經下發通知,要求10日前,將臨床必需、用量小、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逐級上報。
據了解,針對部分藥品短缺問題,國家有關部門除了征集各地緊缺藥品的統計信息之外,也在尋求定點生產的解決辦法。去年,國家衛計委發布通知稱,經多方研究論證,將地高辛口服溶液等3個品種作為2016年定點生產試點品種。其中,地高辛口服溶液是兒童適用劑型,用于治療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、室上性心動過速,復方磺胺甲噁唑注射液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感染,注射用對氨基水楊酸鈉是抗結核一線用藥,這3個藥品都屬于臨床需求量小、供應不穩定的藥品。
[建議]采購藥品不能“唯低價中標”
為什么這些低價救命藥會頻頻緊缺或短缺?
“出現藥品短缺的一個重要根源,在于藥品原材料的價格上漲,導致藥品生產成本增加,企業生產積極性降低。”鄭州一家市級醫院藥學部相關負責人稱。
除此以外,省級一家三甲醫院藥學部相關負責人還提到唯低價中標模式。
在這位負責人看來,為了壓低藥價,部分地區實行的是唯低價中標模式,而這違背了市場規律,進而也挫傷了廠家的積極性,因此,也導致這些低價救命藥常常短缺。
“低價中標無可厚非,但前提是得讓廠家有利潤可賺。”這位負責人說,藥品雖然是一種特殊商品,但它卻有商品的屬性,如果一味壓低價錢,廠家無利可賺,那么這樣的后果就很可怕,一個是為縮減成本,使用低劣原料,另外一種是停產。
此外,采訪中,也有部分醫院的藥學部負責人流露出擔憂。
“據我所知,有些低價救命藥短缺是因為,一些地方實行藥品零差價后,醫院為了降低成本,進而從流通環節尋找利潤,于是,醫院給藥廠付款晚,而這也導致了部分廠家停產。”鄭州一家三甲醫院藥學部負責人說,根據國家要求,今年9月30日前,我國所有的公立醫院都將實行藥品零差價,到時候,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,那么救命藥短缺現象或許還會出現。